三等奖: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动物(食品)科技学院 李国平

2017-06-09  来源:党政办 【字号:

(此文获“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征文活动三等奖)

 

接到领导通知,要求写一篇关于“青春”的文章。乍看有点不合时宜;韶华流水,青春已逝。但是,想到以下二点,自己觉得还是可以说点什么的。

首先,我们曾经青春过;如今的一切都与青春年少时的理想、奋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在此回顾一下自己的过往,希望能给同辈人,或者年轻的朋友们一点点启示与鼓励。

如果说青春可以从初中(1977年)算起,那么,正是那个时候,开始了自己所谓的“奋斗”历程。那时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制度,一股复习、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潮如春风般吹拂祖国大地。不仅当年的应届生,也包括很多错过高考机会的往届生们,都想抓住机遇,实现梦想。他们挑灯夜战,集体复习讨论时的情景,让还没有完全脱蒙的我深受感染。直到今天,仍然记忆犹新。在我们学校,也开始抓学习,比成绩。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外做各种复习资料,早晚还要跟着收音机学英语。各种学习竞赛活动在校内外展开;年少的自己也在自觉或不自觉情况下参与其中。班级排名争取前列,竞赛活动争夺冠军。一张奖状、一个笔记本、一份同学羡慕、老师赞许、家长满意的神情、目光,成了自己努力奋斗的最初动力;一直到后来,参加中考、高考等等;从一座小小的县城,走向当时的中国人感到骄傲的大上海;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成为一名在那个年代颇受尊重的大学生,有了奋斗后的初步成果。

大学毕业后,来到湖北省水产学校(现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工作。虽然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教师不是一件很光彩夺目的职业(同班近四十名同学,毕业分配志愿表中几乎没有一个人填写“教师”这一项,如果说有哪位同学可能会被分配当老师,会受到全班同学的倒喝彩),但是自己不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以及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仍然不忘初心,积极参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努力奋斗。在自己已至不惑之年的时候,还报名参加了在职研究生的考试并被顺利录取;随后边工作边学习,完成学业,取得硕士学位。工作期间,还积极参与论文撰写、教材编写以其它教科研活动;自学英语、计算机等知识。在课堂教学、职称评定、思想政治工作和师风师德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受到学校好评。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说我们每个人,把自己脚下的每一步路走好,在自己收获丰硕成果的同时,还可以为父母、为家乡、为单位、为国家争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如果单纯从年龄特征来划分,自己也许已经不再属于青春年少这个行列了,但是,从心态上来说,自己感觉与从前没有太大的差别;仍然喜欢学习,积极要求上进,关注新生事物,参与公众活动;只是比从前更多了一分从容与自信。年轻时的爱好许多依然保留,现在的“QQ、微信”等时尚,也积极参与;不仅充满活力地站在三尺讲台,也满心欢喜地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童心不泯,壮志犹存。参加党建工作,关注国家大事。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课堂,服务社会。

回忆过去,再看今朝;深感自己年轻的时候,能够出生在一个温暖的家庭,

有慈爱的父母长辈和可爱的兄弟姐妹,遇到有德有才的良师益友,欣逢祖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是非常幸运的;这一切对于个人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同时也说明,个人奋斗的成功与否,与家庭环境、国家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返观现在课堂上的学生,那纯净的眼神,稚嫩的脸庞,不喑世事的言语,懵懵懂懂的行为,常常让自己在心生怜爱的同时,也附带一些感慨。他们中的许多人能够趁风华正茂,努力奋斗;但是,也有一些生理步入青春,心理还在童年的孩子们。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许多同学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在美好的青春年华,或沉湎于手机游戏,追求吃喝玩乐;或晚上通宵上网,白天昏睡不醒;早操不上,课堂不到;怯于交际,不明事理等等,如何将他们唤醒,完成目前的使命,为自己将来立足于社会打下最起码的基础,是自己常常思考的问题。古人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果没有青春年少时的努力奋斗,哪里会有黄昏暮年时的灿烂晚霞?自己尚且不能够安身立命,如何担负起对父母、对家庭应尽的职责?更不用说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了。

青春时的努力奋斗,也如同农人在田地里的辛苦劳作。他们所能够享受到的,不仅仅是收获时的累累硕果,而且整个培育、劳作,与作物相伴而行的过程也是美丽的。看那种子悄悄发芽,秧苗天天长大,花儿静静开放,到最后果实挂满枝头,这期间的每一个过程,怎不叫人喜不自禁,心旷神怡。

在我们的青春年代,有一句话广为流行,那就是“工作着是美丽的。”收获是美丽的,耕耘也是美丽的,奋斗的青春总是美丽的。愿正值青春年少的朋友们努力奋斗,收获美丽!也愿“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中老年朋友们,身体健康,心态年轻,继续播种,努力耕耘!愿鲜花四季常开!愿果实信手拈来!努力奋斗吧!美丽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关闭

Top
 

©2016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野芷湖1号 邮政编码:430070 邮箱:yzxx@hbskzy.cn
党政办公室电话:027-87697202  
实习监督咨询电话:027-87697236(工作时间)   17386008323(非工作时间)
鄂ICP备17025578号-2  网站维护: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