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身边人和身边事、有对错误观点的批判、有精彩视频案例,要是能对案例展开深入剖析会更好些”。11月4日上午,在随机听完思政课部谭桑老师讲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校党委书记田曙曦向谭桑老师交流反馈了他对这堂课的看法。这是2019年10月份以来,田书记第10次随机走进课堂,也是他开展听课评课的一个缩影。
在全校上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校党委书记田曙曦以“深、实、细、准、效”为调研要求,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其成效”的调研主题,通过随堂听课、查阅教师教案、听取(查阅)老师关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体会、听取(查阅)老师互听课的评价、听取部分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评价等形式,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充分体现了我校党委书记作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承担思政课办学质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主体责任。
一、立足课堂谈优点
经过一个多月的随堂听课、深入调研,田书记高度评价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其成效,充分肯定我校思政课教师坚守教育宗旨,时刻不忘“立德树人”初心使命。田书记表示,我校思政课教师能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和2019年3月在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着眼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田书记指出,我校思政课教师能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类比分析讲透理论,纵横比较启发思维,剖析故事讲明道理,追问新闻讲清热点,分组讨论增强学习体验,学习平台拓展学习空间,课外活动丰富实践等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考的主动性、教学的参与性,学生课堂的抬头率,教学过程的参与率明显提升。
二、围绕调研谈问题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田书记一针见血指出,我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短板主要集中在:
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仍有差距。田书记强调,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时间纳入思政课堂,向青年学生传递,是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中突出思政课主渠道建设、强化政治导向的重要表现,全校思政课教师应予以重视。
二是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相应的教学形式、教学活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三是对有关案例、引用的故事挖掘不够,没有起到很好论证观点的作用。有些观点还没有讲全讲透。
四是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没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不够强。
田书记表示,只有开诚布公,坦诚相见,把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大胆“晒”出来,才能同大家一起剖析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对策。
三、深度思考提对策
在讲清楚优点、讲明白差距、讲透彻思路后,田书记进一步讲清改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提出具体要求,激发出思政课教师抓工作落实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并落实进课堂的政治要求。
二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提高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同时,通过深入的学理分析,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要切实加强教学设计,落实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要求。要特别强调通过教学活动的安排,提高学生教学过程的参与性,要通过教学模式的设计促进学生学习的思考,实现启发性。增强学习的体验,提高学习质量。
四要推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咨询教师的互动与合作,并建议建立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联系会议制度,建立辅导员跟班听课制度。
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其成效”主题调研的深入开展,全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全校思政课教师纷纷表示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思政课教学改革建设中,把《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作为主题教育的主要着力点,把通过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成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永远在路上,田书记表示,下一步他计划参与到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当中,与思政课教师一起分享集体智慧,碰撞思想火花,拓展教学方法和思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我校思政课建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