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向一帆
通讯员 唐川森

留在城市继续寻找工作机会,还是前往乡镇成为一名红色场馆讲解员?7年多前,辜小娟面临选择时,她决定随遇而安,来到孝感市大悟县最偏远的乡镇宣化店,成为中原突围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可问题也接踵而至,不爱历史的她,怎样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当好一名讲解员?面对不同人群的宣讲,晦涩的历史要用怎样的讲解方式才能让大家喜闻乐见?答案,可参见她下班后房间里常亮着的那盏灯。从武汉纺织大学毕业后,她扎根乡镇,在这片红色土壤汲取养分迅速成长,再用扎实的红色文化和理论宣讲功底赛进全省。近日,辜小娟入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她说,能获得这份荣誉,是自己与红色情怀的一场双向奔赴。

“磕绊着”完成讲解首秀
“其实宣讲员的工作很平凡,但也很容易出彩。可能比别人多付出一点点,比别人学得多一点。”2017年,正在寻找工作的辜小娟,看到中原突围纪念馆招考信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考,从此与这段红色记忆结缘。

作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中原突围纪念馆的学习团队接待量非常大。由于人员紧缺,来馆刚8天的辜小娟就“上岗”了。“刚到馆里,我什么也不懂,对历史兴趣也不大,只能边跟着馆里的老讲解员学习,边把馆里提供的那份两万字的讲稿背熟。”辜小娟还清晰地记着,第一次为团队讲解时,自己是带着略有些颤抖的声音,磕磕绊绊地把讲稿为游客“背完”的。
第一次讲解结束后,表现不算太好的辜小娟有点沮丧。随后,她更加努力练习自己的讲解能力。但问题接踵而来:来纪念馆参观学习的游客在听完讲解后,常常会有思考和疑问。当别人提的问题答不上来,讲的内容游客也不怎么爱听时,她又感到十分沮丧。
“刚在馆里工作时,我的压力很大,而且我也不太喜欢历史,感觉自己不太适合这个岗位。”辜小娟回忆,那时馆里人少,接待量却大,有时中午正吃着饭,忽然来了一批游客,就需要立刻放下碗筷去接待。并且,馆长对年轻人要求高,工资待遇却不高,种种原因,让她一度产生了放弃的想法。
但这一想法很快被父亲劝阻。父亲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努力做好。同时,在不断的讲解中,辜小娟发现自己也不断地被那些故事所深深感动,对“中原突围”这段历史也越来越有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促使她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辜小娟看来,宣讲是给别人注水、自己要拼命“蓄水”的过程,必须要肯学、善学、博学。
下班后,辜小娟卧室的灯经常亮到深夜。每每遇到答不上的问题,除了学习馆内与“中原突围”相关内容的书籍外,她还主动向历史专家请教。随着对“中原突围”这段历史的逐渐熟悉,为了能贯穿讲好这段历史前后的故事走向,她还翻阅了许多史料,学习相关历史人物的传记,力争将这段历史前后贯通,读懂读透。
渐渐地,辜小娟不仅能将游客的问题答得好,还能把讲解讲得深入人心,许多来到中原突围纪念馆的游客,都对这名年轻人印象深刻,为她的讲解竖起大拇指。
常常“追着公交”来上班
在过了“提问”关后,辜小娟再次发现问题:来到馆里的游客不仅有党员干部,也有许多青少年。如果通用一套讲解词,不同类别的人群来听有时听不懂,抑或听懂了也没兴趣。

馆内陈设的历史数据很枯燥,只有故事才能将数字变得鲜活。为了让游客真正了解“中原突围”这段历史,辜小娟根据不同人群的情况,开发了大众版、专家版和学生版等三版不同的讲解词,力争让所有人听得懂、看得深。
“对于成人参观者,我会侧重省份地区的党史脉络和要人要事,更能引起他们共鸣;对于学生参观者,我会跟他们一起寻找历史、政治课本中的党史教材,让中原突围纪念馆成为他们的第二课堂;对于老年参观者,我会着重带着他们一起重温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唤起他们对过去生活的深刻记忆,喜看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辜小娟说,在不断的讲解中,她惊喜地发现,自己不再是那个“看见历史就头疼”的小姑娘,也不再因工作在一个偏远乡镇而感到委屈。
伴随讲解能力不断提升,辜小娟逐渐被单位安排到县里、市里乃至省里参赛。一次,接到红色故事宣讲比赛通知后,为丰富人物素材,她跑遍湖北红安、河南新县等所有红色场馆,打磨讲稿不下20次。
虽然讲稿只有一千多字,但怎么讲精、讲得更加生动有趣,则需要花费很多工夫。辜小娟的家距离单位50公里,为了准点上班,她常常赶凌晨五点半的班车从县城出发,下班后再乘坐最后一趟班车赶回家。每天通勤往返在路上的3个半小时,是她理清工作思路和背记史料的最好时间。
备赛时,有时准备到太晚,第二天清晨辜小娟就得“追着公交跑”。正是这一趟趟的追逐和逐字逐句的打磨,让辜小娟先后获得“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湖北省社科联讲解员大赛二等奖”“鄂豫皖三省优秀讲解员”等荣誉12个。同时,她还在基层安下家,成为一名母亲,再也没有想过离开。
回到基层,她从未后悔
2023年,辜小娟从基层出发,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她依然没有忘记初心,继续讲解事业的同时,也开始“传帮带”新的讲解员,力争将大悟县的红色文化宣扬得更远。

作为巾帼红色宣讲工作室负责人,辜小娟想打造一支团队,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充分传帮带,她和同事开展社教活动,招募红色文化宣讲志愿者和小小宣讲员,同时,利用新媒体进行“云宣讲”,让红色精神和理论成果“遍地开花”。
“回头看,我之前做出的选择没有问题,即使在基层,付出了努力也终会被看见。”辜小娟说,回到基层,自己从未后悔,虽然性格很内敛,但也很要强,一旦认定目标,自己就会努力追逐。
未来,辜小娟希望,立足大悟这片红色沃土,做深做足红色资源的“传承弘扬”和“活化利用”文章,通过充分挖掘、文旅融合、打造品牌资源共享、联合办展等形式,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希望能将大悟县的红色场馆做强,吸引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团体前来参观学习,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使大悟县的红色故事成为人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精神印记,为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文链接:https://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2340691&cId=0%3Fuik%3DeP3YugBc&uik=j3MFnCbS&share_plat=wechat&sec=00f2ce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