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0日,援外培训“后疫情时代生态保护与绿色经济专业人才研修班”33名学员赴浙江参观学习中国绿色发展经验。研修班学员先后参观了安吉余村、竹子博览园及杭州龙井生态茶园。此次参观活动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潘彦带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甫进余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高高矗立的石碑上这熠熠生辉的十个红色大字。安吉余村将“两山”理论融入日常烟火,一派景美、民富、村强、人和的图画深深吸引了学员们的目光。山塘水库修复、生态河道建设、节点景观改造,垃圾不落地与分类管理、截污纳管全覆盖,这些科学环保的治山治水治村理念与技术,更是让学员们亲眼看到村民通过保护生态、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和谐统一,深刻领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
“以竹代塑”绿色环保。在竹子博览园,学员们徜徉在曲径通幽的竹海中,一览品类繁多的奇篁异筠,洞悉历史悠久的竹子加工利用史,亲身体验竹产品,感受竹文化,对“以竹代塑”倡议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作为传统的竹子产业基地,安吉在绿色转型中很好地利用了这种可持续发展材料,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举,取得了令人欢喜鼓舞的成绩。学员们纷纷赞叹中国大力发展竹产业为助力“双碳”目标、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生态低碳,茶香悠悠。在龙井生态茶园,学员们重点了解了茶园在施肥、修剪、绿色防控和茶叶加工等方面探索建立生态低碳茶管理体系的经验做法。“菜籽饼”施肥、环境友好型可降解诱虫色板、电炒锅智能温控显示系统……绿色低碳生产技术的运用,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降至最低,实现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之行,两山”理论已经在各国友人心中生根发芽,中国走出的兼顾经济与生态的新路子,让外国学员深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贯穿中国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全过程,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撰稿:李莲花
审核: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