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由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开大学承办的“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青年建功新时代”——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公布比赛结果。学校思政课部刘雯老师、李洁琳老师、王梦妮老师指导,大二学生张思苑、康泽阳、黄凤鸣主讲的作品《‘淇淇”一定会回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画卷》荣获全国二等奖。
本次活动是学校思政课部三堂联动“红色农匠”实践教学项目之一,标志着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成就。该作品从学校特色专业水产养殖出发,将专业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设计水、鱼为切入点,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此同时,将课堂搬到江边,搬到博物馆,搬到乡镇,充分调动了当地资源,全面推进了学校“大思政课”建设。
据悉,自去年6月以来,思政课部高度重视该活动,该作品凝结了师生团队精益求精、不畏艰难的工匠精神,从拟题、撰稿、背稿、彩排、拍摄各个环节反复推敲。为了找到最佳拍摄点,团队联系了水生生物博物馆、江夏金口街道办事处、中山舰旅游码头多个场地,最终在被誉为“武汉天涯海角”的长江唯一水运古建筑——槐山矶石驳岸觅得了最美长江拍摄点。
本次获奖将成为学校实践教学规范化发展新起点。团队负责人表示,思政课部将会把该成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并迅速启动第八届大学生讲思政课项目的准备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高质量“行走的思政课”和“场馆里的思政课”,切实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撰稿:刘雯
审核:柯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