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清晰看清动物肌肉结构,又能避免传统活体动物解剖造成的人畜共患病风险,方便又安全的畜牧兽医专业虚拟实验室(后简称VR实训室),在许多拥有畜牧兽医专业的学校流行起来。

VR实训互动式教学
2018年,自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耗资200万元,在校内建起VR实训室,该校动物(食品)科技学院的实训课程,便常常在这里展开。来到VR实训室内,同学们打开软件,带上VR眼镜,不用解剖实物,就能在实训室内观察动物各器官的立体形态。
更近距离分析动物肌肉组织
整齐排列的电脑、VR实训设备和配套的眼镜……来到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VR虚拟实训室,你就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一次虚拟的动物解剖实训课。

VR沉浸式体验
“《动物解剖》是动物医学专业大一的基础课,我上学时只能用标本解剖,上完课后再把标本还原。因为标本有限,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近距离实操,有了VR实验室,大家都可以上手尝试。”该校动物(食品)科技学院教师宋先荣介绍,如今学校的VR实训室,可供《动物解剖》《动物外科》《猪生产》等课程实训教学。
宋先荣说,拿《动物解剖》课来说,学校未建VR实训室前,自己大多用图片和模型给学生做范例。现在,学生们进入实训室,就能让学生了解动物各种器官的立体结构。与VR实训室不同,传统的活体解剖,大多只能看部分器官的形态,有些组织器官就不容易观察到。
“例如学生想观察狗的头部,就可以在VR软件中旋转狗的头骨,全方位的观察动物的形态,不必受标本和场地的影响,也能减轻学生处理活体动物时的心理压力。”宋先荣说,有了VR实训室,学校的教学成本得到缩减,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基础也会加强。但虚拟的动物和活体动物会有一定区别,除了8节虚拟实训课,每学期末自己还会带学生进行一次活体解剖。
实训室可模拟整台动物手术流程
不仅如此,有了虚拟现实技术加持,学生可以通过VR软件随时详细深入了解动物各个系统2000多个组织结构的形态,为动物科学专业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虽然我们是动物医学专业,但想到要给小动物做手术,还是有点下不去手。有了VR实训室,我们能先在电脑上,模拟动物手术从准备到完成的各个流程,让我们在实操时不会那么手足无措。”该校动物医学专业潘文凡同学说,有了在校打下的基础,他在外实习时有了更足的底气。
安装上不同软件,VR实训室不仅能解剖、观察动物结构、为动物做手术,还能在不具备猪、牛等大型动物饲养的学校内,让学生了解畜牧场的生产流程。
VR实训室的应用,也让授课方式变得新颖起来。“课堂上,我可以用做任务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作业,比如我会找一副狗的部分骨架,利用软件全部打散,让学生自己拼回原样。”宋先荣说,这样的课堂学生兴趣更浓、知识也学得更扎实。随堂小考时,她也能直观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
除了教学实践,目前VR技术还能用在于赛事技能实操模拟。“我们的VR实训室可服务我们进行比赛训练。”宋先荣说,在小动物骨科大赛中,学生能通过狗的三维虚拟模型,得到更加真实的骨骼形态、位置认知,充分感受骨力学,提升骨外科操作水平;在动物防疫大赛中,他们也能通过动物三维虚拟模型,掌握动物血管位置,提升学生静脉采血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