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职教六十余载的湖北省属公办高职院校,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使命,构建起覆盖农林牧渔、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特色专业体系。学校现有5个二级学院、43个招生专业,1.2万余名在校生中,农业及涉农类专业占比高达65%。在“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湖北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荣誉背后,该校以党建为引领,以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创新实践,共同勾勒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党建铸魂 筑牢职教发展的红色根基
在动物(食品)科技学院党员活动室,一幅“134”党建工作模式流程图格外醒目。这个以“深入推进‘一融双高’建设”为核心,聚焦制度、队伍、理论学习三大维度,推进“党建+教育教学”“党建+专业实践”“党建+科学研究”“党建+社会服务”的创新体系,已成为学院发展的精神引擎。2024年,该学院党支部捷报频传,接连斩获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和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两项国家级荣誉,成为全国职业院校党建工作的标杆。
荣誉的背后是脚踏实地地深耕。学院构建起“三维三阶”学习体系,通过支部集中领学、党小组专题研学、党员个人深学,全年开展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专题学习。当党员们在尧治河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接受思想洗礼,理论学习已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党风廉政建设阵地,学院梳理的廉政风险责任清单和小微权力清单成为“防护网”,廉洁文化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如春风化雨,筑牢思想防线。
“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学院推行的“双培双带”机制让党员先锋力量奔涌。在畜牧兽医专业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党员教师占比超100%,他们既是讲台上的“名师”,又是行业里的“技术专家”。团队中1人获“楚天名师”称号,1人入选湖北省名师(名匠)培养计划,3人次赴境外参与“工匠之师”研修学活动,这支“双师型”队伍带着党员徽章走进实训基地,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专业课堂,真正实现了“党员亮身份、岗位作示范”。
这股红色动能正在校园澎湃传递。在信息传媒学院,“红旗党支部”的创建如火如荼。当33名学生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红色荣耀”育人品牌已通过辩论赛、志愿服务等载体,将思政教育融入青春血脉。全校各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推动党建与专业建设同频共振。正如一位青年教师所言:“党员徽章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提醒我们时刻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使命担当。”
产教融合 构建协同发展的育人生态
“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人才育在需求链上”——在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这不只是口号,更是融入血脉的办学基因。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紧扣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群,动物(食品)科技学院的畜牧兽医专业群与信息传媒学院的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群便是其中的典范,在产教融合、资源建设、队伍培育等方面成效显著。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群作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聚焦网络安全、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构建起 “政校行企社”五方协同的育人生态,专业群建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资源库1个,“网络安全协议分析”入选 2023 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毕业生起薪5600元、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5年超90%的数据,更是印证着培养质量。
以赛促教是该专业群的发展“密码”。2024年,学生团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斩获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项目金奖,实现该项目第五次夺冠;参加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包揽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软件测试赛项学生赛以及教师赛全部一等奖。亮眼成绩背后,是与天融信共建的“赛场练兵”机制——企业专家将真实攻防案例转化为15门课程教学资源;“1+X”证书制度让245名学生考取“网络安全运维”证书,95.9%的通过率实现“岗课赛证”无缝衔接。
畜牧兽医专业群,同样是湖北省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以畜牧兽医为核心,辐射水产养殖技术、动物医学、宠物医疗技术、食品智能加工技术等专业,构建起“底层共享、中层融通、上层互选”的课程体系。2024年新增的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精准对接农产品加工业升级需求。在这里,120个校外实训基地、35个校内实训室和2个VR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构成立体化实践平台,湖北首家产教融合教学动物医院内,50个实践工位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产教融合是该专业群的特色。学院牵头成立华中现代农牧、全国现代渔业两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托共同体,学院与武汉联合动物医院共建教学动物医院,企业62名注册兽医师参与“小动物内科学”“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等15门课程教学,年授课超800课时;教师每周参与企业内部诊疗培训,累计完成500余课时学习,将CT、核磁共振等先进技术引入课堂,实现“临床病例进教材、行业标准进课程”。现代学徒制试点同样亮眼,首批“烘焙西点师班”“茶颜班”12名学徒顺利上岗“445”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徒360名,形成“入学即入岗、学习即工作”的育人闭环。
在全校,专业群建设更是呈现“百花齐放”之势: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湖北省重点专业、5个国家级骨干专业共同发力。通过牵头组建湖北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等4大联盟,联合200余家企业、100余所院校,学校真正将产业链需求转化为人才培养坐标。
育人担当 书写服务社会的职教答卷
盛夏时节,恩施山区的养殖户迎来一群特殊客人——动物(食品)科技学院技术服务团队党员师生顶着烈日,为5000余名养殖户解决技术难题。这正是学校“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育人理念的生动写照。
人才培养质量要用社会贡献来检验。2024年,动物(食品)科技学院883名毕业生就业率超90%,1239名实习生奔赴生产一线。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学生实践成果被权威媒体报道;500余名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提升综合素质。教师带领的动物健康养殖团队全年开展基层农技骨干培训800多人,将论文写在荆楚大地上。
在信息传媒学院,959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2.07%的背后,是教师们暑期“访企拓岗”对接61家企业、新增岗位420余个的辛勤奔波。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摘得省级银奖的奖杯,创新创业教育结出硕果。学院连续6年承办湖北省国培项目,2024年信息安全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获评“优秀”;全年承办3项省级技能大赛,为全省农业系统提供4237人次技术服务,专业实力赢得社会广泛认可。
放眼全校,育人成效硕果累累。近五年累计培养专科毕业生4.1万余人,近五年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410余项,教师获奖40余项。作为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承办单位,累计为132个国家培训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3200 余人;“十四五”期间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万余人次,组建的农业生产、宠物医疗服务等团队,为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正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专业群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全力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这所扎根荆楚大地的职教名校,正以党建“红色引擎”驱动产教融合“创新列车”,在服务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征程中,书写着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