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通讯员 戴滨霞 唐川森
学校是传递文化、创造文化的特定机构,学校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应有之义。作为武汉市唯一一所国家乡村振兴培养优质校,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建校60多年来,目前已形成以生物和农学为特色,理、工、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格局。
今年以来,学校大力实施文化强校工程,完善机构组织,构建文化建设蓝图,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多方位充实学校文化内涵,以美育先行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取得丰硕成果。
文化强校
芷韵生科注入新活力
“芷韵青年,无人替代,有你有我有梦存在;昂扬自信,永不言败,臻于至善自己主宰……”今年10月,一首全新的校歌《岸芷汀兰》在碧波万顷的野芷湖畔唱响,师生倾情投入MV拍摄中。这首原创校歌,歌词紧紧围绕“唯美、尚能、感恩、笃行”主题,突出“芷韵生科”特色,站在“青春、时代、生命、山水”角度,用质朴纯美、顽强旺盛的“白芷和兰草”引用出“岸芷汀兰”作为歌名,既融合了校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又寄寓了广大师生广阔的理想前景。
湖北生科院位于野芷湖畔,校园内有兰花自然生长,自古以来就是兰花(主要是蕙兰)的生长地。今年暑假,学校取兰花“拼搏自信、厚德载物”“丛生固本、团结奋进”“毕生奉献、创造美好”的精神境界及文化体现之义,正式确定兰花为校花,并以兰花为主要标识,将校徽升级到2.0版,进一步增加师生校友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极目新闻记者漫步校园湖畔看到,芷韵文化广场、艺术小广场、艺术团排练厅、多功能视听室、智慧教室、湖边园艺走廊、园艺基地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芷韵生科正在注入全新活力。
今年以来,学校大力实施“文化强校”重大工程。成立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机构,制订学校文化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展学校核心文化研讨,明确学校文化内涵,提炼学校校训;组织校史编纂工作,启动校史陈列室建设;完善档案室标准化建设,促进档案管理提档升级;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学校文化氛围;确立学校文化重点标识物(校歌、校徽、校花、形象宣传片),设计学校文化视觉识别系统;举办学校首届文化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茶叶茶文化等非遗文化大师工作室,培育学校职教文化;突出质量文化建设重点,打造文化品牌;着力办好“野芷湖讲堂”,增强学校文化意识;强化体美劳教育,建好学校篮球队、艺术团等;深化文明校园建设工作,争创全国文明校园。
美育先行
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今年6月毕业季,与其他高职学校学生大多忙于实习、无法顾及毕业典礼不同,湖北生科院为数千名毕业生举行了激情四射的“不说再见”毕业季Live音乐会,艺术团汽泡乐队成员尽显风采,用音乐送上对学长学姐最美好的祝愿,毕业生们挥舞着荧光棒,回忆起在校的点点滴滴,满眼不舍。
记者了解到,学校除了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多方位充实学校文化内涵外,倡导美育先行,以“唯美、尚能、感恩、笃行”的校训精神,着力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今年每轮核酸检测过后,学生们都会收到一张文化韵味十足的核酸检测卡,精美的卡片由师生们原创设计,写满战胜疫情、迎接美好的青春力量;父亲节、母亲节,学校艺术团录制MV,学生们写下平时难以说出口的肺腑之言,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端午佳节,师生们一起放“粽”才情,放“粽”快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巧逢教师节,学校为每名师生定制一枚印有校徽LOGO的中秋专属月饼,带给师生们家的温暖;新生军训汇演,被办成艺术团汽泡乐队的演唱会,为新生们献上视觉和听觉的饕餮盛宴;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上,生科学子歌唱祖国、寄语青春,欢歌笑语,追逐梦想……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校长龚伏廷表示,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学校一旦失去文化做根基,就无法把学校做大、做强,产生社会认同的影响力。没有文化的学校,只能侥幸发展,决不会有长久生命力,师生也不会有归属感和凝聚力。学校在品牌专业初具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过程中,大力实施文化强校工程,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技艺精湛、品格高尚的新时代大国工匠。
原文链接:https://ctdsb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212/30/content_205964.html